本篇信息,我们要来看信心生活的意义与表示。首先,我们要看见什么叫作信心的生活,这信心的生活是为着什么?简单的说,信心生活的意义就是祭坛生活。亚伯拉罕的祭坛,就是他在神面前信心生活的意义。 创世记十二章说,亚伯拉罕一到迦南地,来到示剑摩利橡树那里,神立刻向他显现,那个显现就开始了他信心的生活。亚伯拉罕一得着神的显现,立刻筑了一座坛。(5~7。)七节下半说,“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。”这座坛乃是从神的显现出来的,是因着亚伯拉罕遇着神而有的。每一个遇着神的人都是一个有祭坛的人。神一给人遇着,人就不能没有祭坛;每一个给神遇着的人,都产生一个祭坛。祭坛的意思,就是“我把自己和我所有的献给神,我乃是为神活着,我这人和我所有的都是为着神”。 亚伯拉罕一得着神的显现,对神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在吾珥,他头一次得着神的显现,就从吾珥出来。(徒七2,创十一31。)到了迦南,他又得着神的显现,(十二7上,)就立刻筑了一座祭坛。(7下。)这意思是他在那里宣告:从今以后,我这人和我所有的,都是为着神,都是献给神的。所以,祭坛是一个宣告,好像巴别塔是个宣告一样。巴别塔是宣告人不要神,而亚伯拉罕的祭坛,是宣告他要神,他是为着神。坛的宣告和塔的宣告完全相反。巴别塔是宣扬人的名,(十一4,)高举人。他们是在宣告:人是万能的,人是一切,人自己就可以了。曾有人质问我,说,“神在哪里?我就是神,我信我自己。我不赚钱,神养活我么?我自己赚钱,自己吃喝,我就是神。”当人说这样的话时,我实在替他捏一把冷汗;这样的说话,就是巴别塔的宣告。 然而,亚伯拉罕从巴别出来,他这一个人是蒙召的,是碰过神的,能低下头对神说,“神啊,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你,不能离开你;离了你,我就不能生活,我的生活全是为着你,我的一切和我自己都属于你。我筑一座坛,把一切所有的献给你。”所以,亚伯拉罕筑坛,呼求耶和华的名,(十二8,)和巴别塔宣告人的名,恰恰相反。巴别塔宣告人是一切,而亚伯拉罕的祭坛宣告神是一切。亚伯拉罕借着祭坛宣告,他不能没有神,不能不为着神;没有神就没有他,没有神他就没有生命、没有人生;没有神他就不能活,他的生命、倾向、动作,都在于神。他是属神的,也是为着神的;他和他所有的都是献给神的。这就是祭坛的意义。 试问每一个蒙召的人:你有祭坛么?我能清清楚楚的告诉人:“我有祭坛。”在我刚得救时,我实在遇着神。那时,我对神说,“我一切都为着你,我一生都为着你。”这就是祭坛。每一个蒙召的人,一遇到神的显现,定规产生一个奉献,里面定规有一个感觉:“主啊,我的就是你的,我的都是为着你,一切我都给你了。”或许有的人说得很响亮,好像他的祭坛大一点;有的人说得很微弱,好像筑了一座小祭坛;但无论如何,都是把自己献上了。 如果你是个蒙召、得救的人,总有一天,或强或弱,在你里面会有一个感觉,触着神了,你这人过了神的电。当你触着神时,你会对神说,“神啊,我的都是你的,我愿意为着你,一切都给你。”有的人爽爽快快地给,有的人似给不给;有的人得救当晚就把祭坛筑起来,有的人要考虑两三天。这些情形都是有的;但按原则,你一碰着神的显现,定规碰出一个祭坛。 祭坛的意思,就是在你里面有个感觉,一生都为着神,为神活着。这就是信心生活的意义。在巴别的人,把神撇在一边,弃绝神,不要神,自己造出无神的生活;但这里有一个人亚伯拉罕,是从他们中间分别出来的;这个人不能没有神,不能不为着神。这个人给神碰着了,就碰出了一个祭坛。 祭坛的意思就是奉献开始了。从前是你作主,现在是神作主;从前是为自己活,现在是为神活;从前是不要神,现在要神。从前没有神还能活着,因为是在巴别;现在没有神不能活着,因为是在迦南。蒙召之先,人根本不要神,人自己就是一切;现在蒙召,到了迦南,人非要神不可,非靠神不可,非为神不可。所以,亚伯拉罕在迦南筑了一座祭坛,呼求耶和华的名。这意思是告诉神:“我的一切都在于你,我的一切都为着你,我所有的一切都摆在这祭坛上归给你。一摆在祭坛上就都是你的,不是我的。”所以信心生活就是祭坛生活,也就是为着神的生活。 无论如何,每一次人遇着神的显现,结果总要产生一个奉献。每一次你给神遇着,都会自然的对神说,“神啊,我的一切都为着你,一切都让你来活。”我们常讲奉献的道,但实在说,道可以讲,却永远讲不出一个奉献。奉献不是讲出来的,乃是人被神遇着而有的。我们能叫人头脑明白奉献,晓得奉献的意义,但千万篇的道,都不能叫人奉献。一个真实、有意义的奉献,乃是人碰着神的显现而有的。如诗歌所说,“乃是‘无价之宝’的一现,”(诗歌三三三首第三节,)才能叫我们把自己献给主。 我们要求主向祂的儿女显现,神一显现,人就奉献了。无论什么人,都受不住神的显现。即使是顶自大、顶傲慢、顶不敬畏神的人,一旦碰着神的显现,都得奉献。没有一个人能抵得过神的显现;无论人多么刚硬、邪恶,只要给神碰着,他立刻要俯伏说,“我的主,我的神,一切都为着你。”乃是这样一碰,就碰出祭坛;祭坛生活就是信心生活的意义。 过信心生活的人,都不是空口说的,乃是有表示的,这表示就是帐棚。祭坛在先,帐棚在后。(创十二7~8。)在巴别那里,城在先,塔在后;那些不要神的人,是先造出一个无神的生活,然后再来一个无神的宣告。然而,亚伯拉罕给神碰着后,先是碰出一个祭坛,愿意奉献他的一切为着神,以后他就搭一个帐棚作表示。 帐棚表明人在地上没有长久的家乡,乃是寄居的。帐棚是不扎根的,今天搭在这里,明天就搬走了。这意思是告诉人:我不属世界,我在这里是客旅,是寄居的,我的一切都在将来,不在今天。我们所盼望的,乃是神所建造那座有根基的城。我们一切的盼望都在那里,不在这地上。现今我们所有的都是暂时的、寄居的,是为着神,不是为着自己的;这就是帐棚的生活。(参来十一8~10。) 帐棚的生活和城的生活完全不同。城的生活是人在世界扎根,把一切都摆在地上,并且在世界里不靠神,不为神。帐棚的生活乃是表明:“我要神,我是为着神,靠着神的,我的生活就是神自己。我的生活不在地上,乃在天上,我一切的指望都是在于神。”帐棚的生活和城的生活,二者迥然不同。 试问神向人显现,是在帐棚里,还是在城里?在创世记十八章,神和两位使者是到亚伯拉罕的帐棚,向亚伯拉罕显现,和亚伯拉罕作朋友。一至二节说,“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。那时天正热,亚伯拉罕坐在帐棚口。他举目观看,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。他一看见,就从帐棚口跑去迎接他们。”圣经的记载很奇妙,创世记十八章说到神向亚伯拉罕显现时,亚伯拉罕坐在帐棚口。到了十九章,神要拯救罗得,但祂自己不去,而是差遣两个天使去。两个天使去的时候,罗得是坐在城门口。(1。)一个是坐在帐棚口,一个是坐在城门口。可见,人在城里,神不会向他显现,不会和他交通;乃是在帐棚里,神才去找亚伯拉罕,向他显现。所以,在城里没有神的同在,在帐棚里才有神的同在。 我们要问自己,向神奉献后,结果是否产生了一个帐棚的生活?人一碰着神,一有了祭坛的奉献,接着应该有帐棚的生活。并且以后的祭坛,乃是靠着帐棚维持的。先有祭坛,后有帐棚;然后先有帐棚的移动,才有祭坛的移动。人什么时候在地上过帐棚生活,什么时候就筑祭坛为神而活。人什么时候下了埃及,下了所多玛,就没有祭坛。开头是祭坛产生帐棚,奉献产生客旅生活;然后客旅生活,维持祭坛奉献的生活。什么时候一个蒙召奉献的人,失去了客旅的性质,不住帐棚,住到大城里,他就没有祭坛。失去帐棚,就失去了祭坛;不过客旅生活,就不能过奉献的生活,这奉献的生活乃是寄托在客旅生活上。 再者,我们要看见,亚伯拉罕至少在三个地方筑坛。头一个地方,是他出哈兰,到了迦南地的示剑摩利橡树那里。(十二5~7。)示剑是肩膀,有力的意思。一个蒙召的人,到了这地步定规有力量。摩利是教训、知识的意思,说出这知识、教训是出于能力。因着人肯跟随主,答应主的呼召,在人身上就有能力;这能力产生属灵的知识。所以,头一个祭坛是证明人有一种属灵的能力,属灵的知识。 然而,在示剑摩利橡树那里,还没有帐棚,乃是当亚伯拉罕到了伯特利和艾中间,才搭起帐棚。(8。)到了伯特利,不是先有祭坛,后有帐棚,乃是先有帐棚,后有祭坛。在伯特利,亚伯拉罕进步了。伯特利的意思是神的家。这时亚伯拉罕摸着了神的居所,也就是摸着了神的同在。说得深一点,神的家就是神的召会。换句话说,神的家就是神同在的地方。到这地方,不仅有能力,有知识,还有神的同在。可以说,到了伯特利,亚伯拉罕所在的地方,就是神所在的地方。亚伯拉罕到了伯特利,也到了艾。艾的意思就是一堆的荒凉。亚伯拉罕看见世事、世物全是荒凉。在他的感觉里,这一面是伯特利,那一面是艾;这一面是神的居所,那一面是世界。他面向神的居所,背向世界,背向一堆的荒凉,乃是在这里产生了帐棚。 这都不是道理,当你真跟随神的时候,经历确实如此。你头一次跟从神,就是到哈兰;(4;)再往前走,就是到迦南;(5;)再往前走,就到了示剑。(6。)在示剑有属灵的能力,属灵的知识,以及祭坛的奉献,但是还没有感觉世界的荒凉。你再往前,来到神的家,就有神的同在。这时候,对面是世界,一堆的荒凉。乃是在这里,你一面盼望神并与神同在;另一面,你又看见这世界全是荒凉,你在这地是寄居的,你所有的指望都不在这里,所以你自然搭起客旅的帐棚,并根据帐棚再有祭坛。 从这里往前,就到了第三步,到了希伯仑幔利橡树那里。(十三18。)希伯仑是交通的意思。到这时不仅有神的同在,神的居所,并且有神的交通。幔利的意思是力量、刚强、丰富、肥美。在希伯仑与神交通的结果,就是肥美、刚强。这就是罗马八章六节所说“心思置于灵,乃是生命平安”的光景。在此仍是先帐棚,后祭坛;先有寄居的生活,再有奉献的生活。 盼望我们众人,都能将这些话带到主面前默想,看看自己跟随主的路是否如此。相信每一个蒙召的人所走的路定规是这样。第七篇 亚伯拉罕的经历—
信心生活(二)信心生活的意义与表示信心生活的意义—祭坛
信心生活的表示—帐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