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篇 国度子民待人的原则

读经:马太福音七章一至十二节。

本篇信息,我们要说到主在山上教训的第六段,就是国度子民待人的原则。在前面的信息里,我们已经把主在山上教训的五个大段,重点约略题过。主在山上所说的话,言简意赅,并且句句都具体摸着我们实际的光景。这给我们看见,国度的管治绝不是空谈,国度的掌权绝不是道理的讲论。可以说,主要把我们里里外外一切的光景,都检核一番,并且要求我们把生活的每一细节,都带到神的掌权之下,叫我们弃绝自己,否认自己,而凭神的生命活着。无论是我们向着神的存心,或是对人的态度,甚至是我们对自己的意念,神都要管治,好除去我们的血气和肉体。如此,我们才能实际的活在诸天之国里,作国度的子民。

在我们的生活里,如何与人来往接触,也是一个很大的项目。我们在国度管治的实际里,究竟应当如何与人来往,应当注意什么原则,是我们需要知道的。所以,主说过钱财的问题,接着就向我们揭示国度子民待人的原则。

不可论断

关于对待人的原则,主首先说到我们对人的观感问题。在马太七章一节,主说,“不要审判。”审判可翻作论断。我们对人的论断,审判,就是我们对人观感的发表。观感是里面的,论断和审判是外面的。我们里面有所观感,外面很自然的就论断、审判。主不要我们论断、审判,意思是不要我们对人有观感。

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个通病,就是对人很自然的有所观感,很容易就有所估量和评论;这是人共通的弱点,却是诸天掌权所不许可的。以赛亚四十二章十九节说,“除了我的仆人,有谁眼瞎呢?谁耳聋像我差遣的使者呢?谁眼瞎像那与我和好的,谁眼瞎像耶和华的仆人呢?”这是形容主当初在地上的光景,意即主在地上对祂四围的事一点不敏感,就像眼瞎、耳聋的人一般。请记得,一个受天管治的人并不喜欢摸别人的事。他对于所遇到的人、事、物,都好像是聋瞎一样,所以不容易有观感。

有一件事是定规的,我们要对人没有论断,就得对人没有观感。若是我们与人接触来往,能没有观感,那就是我们在神面前学了很好的功课。一个属肉体、凭血气活着的人,一碰到人,定规对人有所观感,以致不免对人有所论断。然而一个活在主面前,受圣灵约束的人,对任何人的事,都不愿去观察或感觉。除非是为了要帮助他所带领的人,否则他在任何所遇到的人身上,都不愿意有所观察,有所感觉。所以他对待人,不容易有论断和审判。

为什么一个受天管治的人不能论断人?这不仅是因为要脱离自己,更是因为要免去神的审判。主在马太七章二节说,“因为你们用什么审判审判人,也必受什么审判。”这启示我们所用以审判人的审判,就是将来神用以审判我们的审判。你若苛刻的审判人,将来神所给你的审判,也要像你审判人那样苛刻。

因此,我们每逢论断、审判人时,都得受提醒。今天我们论断别人的审判,就是将来我们在主面前所要受的审判。我们若要免去将来的审判,就得今天不审判人。我们若要将来不落在审判之下,今天就不要把审判摆在别人身上。

在三节主又说,“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,却不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?”换句话说,每逢我们看见别人有错,都该想到自己有更大的错。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错去掉时,才能看清楚别人的错。因此,如果我们要论断人,定罪人,就得先论断自己,定罪自己。只有论断自己、审判自己的人,才有明亮的眼光,能看清楚别人的错。

一至五节给我们看见,我们对人不要随便批评、论断,不要随便加以审判。若是随便论断、审判,就会有两个危险:第一,会把审判招到自己身上;第二,我们的论断会错误、不准确。要免去这两个危险,我们就得受属天的管治,除去自己。

不可随便将真理和经历给人

到了第六节,主提起另一件事,说,“不要把圣物给狗,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,免得它们用脚践踏珍珠,并且转过来撕裂你们。”我们要领会这话,就得先看一点旧约的背景。

按照利未记十一章,地上的走兽有洁净和不洁净之分。凡走兽是分蹄反刍的,就是洁净的,神的子民可以吃。若是不分蹄,或者不反刍,那就是不洁净的,神的子民不可以有分。(1~8。)譬如,狗既不分蹄也不反刍,猪虽然分蹄却不反刍,因此都是不洁净的,神的子民都不能有分。

当初,神这样命定的属灵用意,是要给我们看见神子民与人来往的原则。什么是反刍呢?反刍就是接受神的话而反复思想。什么是分蹄呢?分蹄就是接受神的话,而在生活行动上有所分别。一个接受神的话,反复思想,而在生活行动上有分别的人,在神面前就是洁净的人。这样的人,神的子民才能接触并来往。

另一面,有一班人是不接受神话语的外邦罪人,还有一班人表面虽然接受神的话,但生活行动却与外邦罪人毫无分别,就如那些挂名的基督徒。这些人在神看,就像马太七章六节所说的狗和猪一样,都是不洁净的,神的百姓不可和他们来往。

六节所说的“圣物”,就是属神的东西,指神的真理,主的话语,特别是指主在山上的教训说的。“你们的珍珠”,必是指我们所有的生命经历。我们接受主的话,顺服神的真理,且凭神的生命而活,就会有像珍珠般的经历。主在六节的话指明,我们不要把主在山上的教训,就是主的话,神的真理,随便讲在那些不接受主话,也不在行为上有分别的人面前,更不要把我们生命的经历,说在他们面前。因为他们不认识圣物,不宝贝珍珠,很可能把神的真理和我们的经历都践踏了,并且还要转过来撕裂我们,叫我们受亏损。

比方,你对一个恶人作见证,说到有人打你的右脸,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;有人要拿你的里衣,连外衣也由他拿去。(五39~40。)这个人可能不只不宝贝、不欣赏你的见证,反而要占你的便宜,打你的脸,或拿你的衣服,这就是转过来撕裂你。

在实际的生活中,我们的确遇见这种事例。所以,我们对人作见证要小心。特别是传福音的时候,不能随便讲圣经上的话,免得落到如狗、如猪的人跟前,他们反而转过来叫我们受亏损。到底我们对别人该不该讲神的真理,该不该作自己的见证,或者该讲该作到什么度数,都要衡量对方是什么样的人。

因此,马太七章一至六节启示,我们待人必须谨慎,不能随便。我们不能随便审判人,也不能随便把真理和生命的经历给人。给人审判的时候要谨慎,给人真理、见证的时候也要谨慎。若是不谨慎,就会招来审判,也会招来亏损。

我们愿意神怎样待我们,我们也要怎样待人

从七节直到十二节,主的话转到祷告的事上,似乎是说到神如何对待我们,而不是说到我们如何对待人。然而我们若仔细读,就要看见这还是关乎我们对待人的事。因为主在这段话末了说,“所以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;因为这就是律法和申言者的总纲。”(12。)从上下文看,我们能领会这是结论的话。主在这段话的意思是,我们愿意神怎样待我们,我们也要怎样待人。我们常祷告神,在祷告中,我们总是盼望神善待我们。因此,主在这里似乎是说,既然如此,你们也要照样善待别人。

什么是我们待人的原则呢?简单的说,就是我们愿意神怎样待我们,我们也要怎样待人。我们愿意神对我们宽大,我们就要对人宽大。我们盼望神对我们有恩,我们自己就得对人有恩。我们要神给我们好东西,我们自己就得把好东西给人。神从来不把坏东西给人,即使是人求错了,神还是将好东西给人;我们也该如此待人,这就是国度子民待人的原则。

神对我们到底如何呢?主在七节说,“求,就给你们;寻找,就寻见;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”求、寻找和叩门,都是祷告,但一步比一步深,一步比一步往前。有的事我们只要祈求,神就给我们。有的事光祈求不够,还需要我们去寻找。有的事没有停在这里,还需要我们去叩门。所以这三步的祷告,是有分别的。可以说,祈求是重在向神要福分,寻找是重在得着神自己,叩门是重在得着神的同在。然而,不论我们祷告是求祝福,还是寻找神自己,或是要得着神的同在,神都给我们得到。

即使有时我们求错了,神还是把对的给我们。因为神知道什么是饼,什么是石头;什么是对我们有益的,什么是对我们有害的。比方,有位姊妹大学毕业后,想出国留学,她就天天在祷告中向神求。我们姑且不说出国留学这件事如何,但是从神来看,这件事在她身上不一定是饼,可能是石头,不一定是鱼,可能是蛇。(9~10。)因此,神没有照着她所求的给她,反而给她另外一个前途。神这样作,当时这位姊妹并不领会,但是过了些年日,有一天她懂了,原来神所给她的,乃是最好的。

我们对待人,也需要有这种好意的智慧。比方,一位弟兄向你借三千元。你知道若借给他,就是害了他。这时,你就要很有智慧的帮助他,不能单纯的善待他,那反而会害了他。他把石头当作饼求,你若是也把石头当作饼给他,就是害了他。

总括的说,主在七章一至十二节这段话里,有两个含意:第一,你愿意神如何待你,你也要如何待人;第二,你如何待人,神也要如何待你。这就是国度子民待人的原则。

原刊于一九五九年九月“话语职事”第九十九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