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篇
主在非洲及澳洲的恢复

主在非洲的恢复

现今在非洲有三个国家,五处地方有见证。大多是借着交通、书报,以及去美国参加特会及训练兴起的,光景很可期待。

迦纳

迦纳(Ghana)原称黄金海岸(Gold Coast),是英国的殖民地。经济情况不好,政治也不太上轨道,所以生活相当艰苦。约在十年前,有几位弟兄兴起,他们多半都是先听闻消息,尔后看见我们中间的书报,接着就到美国参加特会、训练,借此和我们有了接触。其中有位生命最为稳健、长进的弟兄,在一九七七年国际大会时,也来到台湾。

迦纳首都阿克拉(Accra),是第一个较刚强的召会,约有一百五十人聚会。另外还有两处召会。因此在迦纳,差不多有二百多位圣徒,在三个地方聚会。照属灵情形看,也是满可期待。

奈及利亚

奈及利亚(Nigeria)的情形和迦纳一样,先是有些人听闻风声,然后读到我们中间的书报,接着就是去参加训练及特会。头一次从奈及利亚到美国的人,多半是想在物质、金钱上依赖美国;对那些人,我们只有莫可奈何。一九七七年国际大会,奈及利亚来了一位弟兄,情形与第一次来的没有差别。

一九七七年后,在奈及利亚首都拉哥斯(Lagos)兴起了另一班人,清楚、清洁的作主的见证。拉哥斯是个很大的城市,一位从香港去的弟兄,在那里经营陶瓷工业,雇用不少当地工人。这对当地召会有一点帮助;召会生活初期约有二十四人。

南非共和国

南非共和国实行种族隔离制度,虽然黑人多、白人少,大权却握在白人手中,因此南非与联合国及美国的关系都不太甜美。直到现在还是白人掌权,分白人区、黑人区。召会所在地是在首都普利托里亚(Pretoria),属白人区,弟兄姊妹也都是白人。白人多半是北欧人的后代,大多是荷兰人和德国人,所以他们虽然说英语,但也懂德语。他们是借着与我们接触而进到主的恢复。他们先是读了我们的书报,然后就和我们通信,之后也有少数人来安那翰参加训练、特会。

在这期间,从美国去了两对夫妇,是我们的弟兄姊妹,都是相当有生命份量的。其中一位是杭廷顿滩(Huntington Beach)的负责弟兄,因公调职来此;他们使当地召会得着加强。

因着迫切需要聚会的场所,今年夏天,他们必须付清约十五万美金的款项,买地购置会所。他们所有的一切,加上台湾为他们所摆上的,只够付零头。因此,美国西岸的召会、南加州众召会和职事站,把这个数字汇给了他们。这种在财物上所汇溢出丰厚的慷慨,对他们不仅是很大的帮助,还是很大的鼓励。

目前在南非有一个很确定、很强的小召会,约二十五人左右,都是白人弟兄姊妹。我说强是有道理的,因为他们辨别力强,选择也很谨慎,不是轻易就转到这条路上来的。他们是风闻,看了书报,也通过信,并且来交通后,才作了这个决断。

主在澳洲的恢复

澳洲分为两部分,澳洲本土及纽西兰。澳洲本土相当大,而纽西兰很小。纽西兰又分为北岛与南岛,南岛既冷又湿,很少人喜欢南岛。纽西兰发展的事业,大部分都在北岛,有七处召会。澳洲只有两处召会,一处在首都雪梨,一处在老城墨尔本;这两处是澳洲两个主要城市,澳洲一切的发展,多半源于这两个城市。

恢复的开始

从一九七○年,纽西兰就和我们有了接触。第一个和我们接触的麦考尼(Ray McNee)弟兄,本身有弟兄会的底子,也去过灵恩派,后来在香港看见了召会,就来到台湾有交通。那年夏天,在美国国际特会的信息中,我们讲到“基督与宗教相对”。从那时起,他们就转了。

第二年,就是一九七一年春天,我去访问纽西兰,他们的情形不错,主在澳洲的恢复便由此开始。到了一九七七年,在美国的国际特会,有几个人在我们中间,准备要暗中破坏澳洲的恢复。虽然因着那少数野心人士的破坏,召会有些波折,却也因此得了炼净。

在那里起头的确快了一点,有些人进来是不够成熟的。比方,有位弟兄会的游行布道者进来,他就是不成熟的;经过一九七七年的风波,他们那些不成熟的就被带走、炼净了,留下的都是稳稳健健的站住。虽是受了一点亏损,但基础没有摇动,所以,见证还在那里。

雪梨

在风波中,雪梨(Sydney)受的影响最大,那些有影响力、能讲道的都走了。一部分稳健的弟兄姊妹留下,是因为一位中国弟兄的站住;他是在那里作医生的。这位弟兄虽然没有讲道的恩赐,对真理却是清清楚楚,对召会有非常正确的认识,他在那里一点不摇动。

后来,那些出去的人又转回来,为会所产权的问题发生争执。这位医生弟兄实在是稳健,他不仅站住召会立场,并且站住产权的地位。所以直到今天,会所还在那里,雪梨召会就稳定下来了。经过这四年的进展,雪梨和墨尔本的人数有九十七人,雪梨约占三分之一,三分之二在墨尔本。

墨尔本

墨尔本(Melbourne)初期是由一班从香港来的中国弟兄开始的。这一班弟兄人数不多,对召会、对主的恢复都不太清楚。在这样一个不太清楚的局面下,他们与当地人有接触,开始了一个聚会。那时,我们听见这样的情形,里头不知说什么才好。说好,很难说;说坏,也很难说。

这种故事似乎常常重演。纽约当初也是这么一个局面,是个不太清楚的起头,可能是一九四三、四四年开始的。然而,今天在纽约的召会,他们对召会,对主的恢复,是太清楚了。那是主作的。墨尔本和纽约当初的情形一样,是在不太清楚的情形里。有时弟兄们问,特别是纽西兰的弟兄,他们说,去墨尔本要怎么办?交不交通?我们只能说,去看看吧,不要不信,也不要信,那里既是不定的,我们也只能看看。

主的恢复普及到各洲,实在不是人的作为,乃是主身体生命的律。主的身体有一个生命的律,这个律就是一个生命。人凡沾着主的恢复,就沾着这个身体的生命;沾多沾少有分别,但都沾着了。若不正面沾,也反面沾一点;不积极的沾,也消极的沾一点。所以,从香港去墨尔本的弟兄姊妹,就是在反面,在消极方面沾的。

墨尔本一所国立大学的副校长是化学权威,他和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一位化学教授,两人合作写一本最新关于化学的书。为此,他就到尔湾分校去作交换教授,与那位化学教授共同写书。他是个基督徒,约五十岁的光景,很虔诚、也很爱主,但没有看见主恢复的路。当他在尔湾教书、写书时,遇见几位我们中间的弟兄姊妹,是尔湾分校的学生。他觉得这些学生和一般学生不同,后来得知这些都是弟兄姊妹,并且弟兄姊妹也知道他是基督徒,就与他有了接触,他也与我有过交通。回家之后,他就把所看见、所听见的,统统交通给他的太太、儿女。他太太也是个虔诚的基督徒,家中有三、四个孩子,是虔诚敬畏主的家庭。经他这样一说,太太、儿女们也都得了益处;他们就开始有聚会,直至返回墨尔本当地。

在他返回墨尔本之先,纽西兰有一位爱主的弟兄,听见墨尔本的光景不太清楚,就有负担移民到澳洲。实在说,澳洲、纽西兰有如一个国家,来去既不要护照,也不用签证,可随意往来居住。所以,他就搬到墨尔本,自然的担负起召会的责任。后来这位作教授的弟兄,从美国回到澳洲,就参加在墨尔本的聚会。

这两位弟兄自然的把召会的担子接过去,两人同心合意。那些初期从香港去的弟兄,只能从旁配搭。至此,担负责任的肩头就转换了。现在墨尔本是很清楚、很健壮的召会,人数从一、二十位,很快增到四、五十位,都是澳洲本地人。

临别一席话

在这里,我愿意基基本本的,把我们所看见、所见证的交通给你们,特别是交通给青年的弟兄姊妹。

相信圣经,认识圣经,实行圣经

首先,我要郑重对你们说,今天在全地,我不相信还有另一班基督徒,比我们更相信圣经,更认识圣经,更照圣经而行。靠主恩典,我能放胆说,我们这班基督徒最相信神的话,也最认识神的话。

比方,我已经完成了好些卷新约的生命读经和注解,若是你们把罗马书生命读经的注解,和今天基督教出版的任何关于罗马书的著作,拿去作比较,我有把握说,我们的注解一定比他们的高。这个“高”,不在文学造诣上,也不在篇幅多少,乃在于里面的亮光,以及对圣经深处奥秘的认识。

以创世记生命读经来说,绝不是基督教里所有论到创世记的著作所能比的。论到创世记,写得最好的就是马金多。慕迪是前一世纪美国的大布道家,他曾说,人可以把他的藏书一概烧光,但务必要留下圣经和马金多(C. H. Mackintosh)的“摩西五经略解”。这表明在慕迪眼中,马金多的摩西五经注解是非常宝贵的。然而,今天人若拿我们的创世记生命读经,和马金多的摩西五经略解一比,人就能看见,创世记生命读经高得多。

今天少有一班基督徒相信圣经、懂圣经、实行圣经,像我们一样。所以,无论别人怎样说我讲异端,我一点都不为所动。我知道我所讲的是真理,他们的话不过证明,他们若非无知、瞎眼,就是心存恶意。我们相信圣经、认识圣经、实行圣经,不是因为圣经里有道理、预言、预表、以及许多的教训,乃因圣经是以基督作中心,而这位基督是我们的生命。我们是因此相信圣经,认识圣经,也实行圣经。我们从圣经看出,基督是圣经的中心,作了我们的生命,并有一个表现、彰显,这个表现、彰显就是召会。所以,我们认识圣经是在于基督与召会,我们相信圣经也是在于基督与召会,我们实行圣经更是在于基督与召会。

从前西方人印新约圣经,都会附上诗篇,后来东方人印中文新约圣经也是一样;但近年来不知何故,印圣经不仅附诗篇,也附箴言。箴言就是格言,中国人生性喜欢箴言、座右铭、格言等,他们看箴言甚为宝贵。“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,”(箴一7,)这说得一点也不错,他们就宝贵这一个;但他们的眼睛从未得开启,看见基督怎样是圣经的中心,并且这位基督要作人的生命。为着作人的生命,祂就有了两次的“成为”。第一次祂成为人,穿上肉体;第二次祂成为灵,赐人生命。第一次的成为是为完成救赎;第二次是为分赐生命。今天祂这位救赎主,成了赐生命的灵,在我们里面作我们的生命。祂作了我们的生命,就从我们身上有一个彰显,这个彰显就是召会。这是圣经的中心,是我们所相信、所认识并所实行的。

站在合一的立场上,接纳神所接纳的人

我们乃是站在合一的立场上,这样信且这样实行,接纳所有神所接纳的人。我们是绝对的公开、毫不关闭,今天在地上没有另一班基督徒比我们更敞开。你要接触任何基督徒团体,就得符合他们的基本条件。巴西唐弟兄说过,他们在巴西看见一班基督徒,情形相当不错,和我们很像;然而当唐弟兄和他们接触时,他们彼此称呼弟兄,却称唐弟兄为先生。他们的根据是,你必须在他们中间,在他们的水里受浸,否则他们不能接纳。我们所以不是宗派,乃因我们在接纳上不具任何条件。

在主的恢复里,我们接纳人只根据神的接纳,神所接纳的,我们就接纳。(罗十四3。)神的接纳,不是根据人受浸是用热水,还是用冷水;是仰浸,还是俯浸。都不是,神不根据这些。神祇根据一个“信”,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;信祂为我死、埋葬,并且第三天复活,升到神的右边,在那里作救主,也进到我里面作我的生命。人只要有这个信就够了。神接纳任何人,都是根据这一个信。这个信在我们众人里面,是同样的宝贵。(彼后一1。)

保罗有这个信,你有这个信,我也有这个信。每一个正正派派信主耶稣的人都有这个信。信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子,祂为我们的罪钉死十架,成功救赎,被埋葬,从死复活,升到天上,现今在那里作了我们的救主,并且进入我们里面,作了我们的生命。所以,我不只罪得赦免,甚至得着神的生命,与三一神有了生命的联结。这就是我们正确的信。神就是根据这一个“信”接纳我们,我们也应根据这一个信,接纳一切神所接纳的人。

神接纳人不是根据蒙头,但你们不能因此就不蒙头。从前传说在台北有一个聚会处,是用白帽子蒙头,这亦无不可;蒙头的确有讲究,但不在于颜色、尺寸、大小、长短、厚薄。有位姊妹看见主的道路,来到我们中间,但她没有蒙头。另一位姊妹对蒙头很有负担,就去与这位姊妹祷告、交通。的确有人这样作,但我们不要去说服人,不要作这事。反之,若有姊妹到我们中间,我们要祷告,叫她认识基督,认识基督就是她的生命;叫她认识灵,叫她的灵刚强,叫她的灵出来。等到有一天,这个姊妹被我们祷告到真是认识基督,认识灵,并且灵刚强了,她会叫我们惊奇,因为她的蒙头比我们好,比我们有属灵的实际。

我们是在合一的立场上,就是在“一信”的立场上,接纳神所接纳一切的人。举例来说,史百克弟兄就在这点上犯了错误,他不认识我们,一口咬定我们是效法弟兄会,是闭关不接纳人的。他这话实在违背事实,因我们接纳他。我们知道他不要立场,不认识立场,也不要有召会的实行,但我们还是存着一个信心,他来台湾不会作分门别类的事,我们接纳他了。然而他所作的如何呢?

年轻的一代,要把这条路认识清楚。我们所以不是一个宗派,不是一个分门别类,就因我们毫无条件的接纳一切信主的人。我们只要稍具条件,立刻我们就成了宗派。我们的确相当着重地方立场,但我们在接纳人的时候,并不要求人宣誓不离开这个立场。

若是有人来到主的恢复里,我们接纳他是有特别条件的,立刻我们就成了宗派。比方,如果我们都是吃荤的,什么肉类都吃,但现在有一个吃素的来了,我们就要求他从今以后要吃荤。在擘饼以先,我们摆出丰盛的爱筵,各式各样的荤菜,要求他必须吃了这些才能擘饼。若是如此,这就是个吃荤的宗派;那不是我们的实行。我们接纳人时,没有特别的条件,我们接纳一切神所接纳的。这是我们的立场—绝对的一。

若是全地的基督徒,都是这样绝对的一,自然就不会有分裂。我们到什么地方,就在那个城里一同聚会,一地一会。今天所有的分裂,就是因为不管这一地一会的原则,只管各自的口味、爱好。有人喜爱安静的聚会,静到一根针掉在地板上都听得见;有人喜欢说方言的聚会,聚会中满了“答答答”的声音,也不管是说真方言或说假方言。前者如弟兄会,后者如灵恩派,我都曾在其中经过;那一切都叫人觉得重担。现在,我很轻省,因为没有那些条件,没有那些要求。若是有条件、有要求,就轻省不得了。

特别是姊妹们,千万不要要求,一点不要要求。不管你是剪短发或留长发,时髦或古板,对于与你不同的人,都不要要求。一切都交在主手中,只有主的灵、主的生命,在人里面会变化人。只要我们在这一的立场上,我们就完全脱开分裂。若是再有分裂,责任也不在我们身上,我们无须负责。

不遵循传统,不守固定的规矩

此外,我们绝对不要传统,也不要有固定的规矩,乃要百分之百的让主的灵有完全的自由,但绝不是放肆。没有传统,没有规条,只有主的灵。

拒绝分裂,爱所有的信徒

我们虽然拒绝所有形式的分裂,我们却爱所有的信徒,并且没有派别之分;无论人在那一宗、那一派,在那个自由团体,或公会里,只要他是信徒,我们就爱他,就接纳他。这不是说我们的心大,乃是表明我们的生活。一个属乎主的人,就应该爱主,并爱一切属乎主的人。

众召会都在一个交通里

全球可能有几百、几千个主恢复的召会,但这些召会都在一个交通里。没有总会,没有统治,没有上级会、下级会、大会、小会,这一切全都没有。换句话说,没有组织。千万不要以为台北是总会,或者洛杉矶是总会,或香港是总会。我们没有总会,也没有组织;我们的良心必须清清洁洁的作见证,在我们中间没有统治。虽然没有统治,但交通是必需的;因为交通一断,我们反而会成为一个地方宗派。

不倚靠工人

不倚靠工人,这是很重的一点,你们听了一定觉得扎耳。关于这点,直到今天,就是在台湾,这个遗毒也还没有铲除。一个地方召会总是倚靠工人,全时间服事者一来,所有的聚会就全靠他,这是不正常的。倚靠工人最明显的点,是在听道上。主的工人们受过特别训练,的确都会讲道。他们一讲道,聚会就没问题;他们一不讲,好像这个会就聚不下去。所以,他们一讲道,众人就都省事,聚会就成了众人休息、散心、放轻松的好地方。

若是没有人讲道,聚会怎么办?若是没有人讲道,聚会自然需要每一个人都尽功用;这是很厉害的要求。譬如,一位作生意的弟兄忙了一天,到晚上聚会,不去不平安,去了还得尽功用,真是辛苦。若是在一般公会作教友,那真是轻松,几乎只有主日早晨才需要聚会,并且在聚会中,既不需要用灵,也不需要祷告,甚至连唱诗都不需要,因为有诗班在那里专司唱诗,既有独唱,又有四部合唱。然后有名人讲道,末了由牧师祷告,报告散会。这多好、多轻松自在。然而,这样作的结果,把圣徒们的功用都抹煞了,最后,圣徒们连祷告也不会了。

一九五四年左右,在马尼拉有位弟兄生病,我和几位弟兄去医院看他,并且个个开口为他祷告。结果,护士、医生大吃一惊说,“你们有多少牧师啊?怎么个个都是牧师?若不然怎么个个都会祷告?”这证明基督教给人的印象,好像祷告是牧师的事。好比有病找医师,打官司找律师,祷告找牧师。然而,我们不是这样,也不能这样;我们需要帮助每个圣徒都开口,都祷告,个个都能尽他们的功用。所以,我们不倚靠工人。

为此,我要劝同工们,今后不要再到各地去讲道。公会里是坐堂牧师,我们中间是坐堂工人,或者说坐堂的全时间者。我们是同工,但不要到处去讲道,不要去“坐堂”,也不要“占着鸡窝不下蛋”。我们要让开,让每一个弟兄姊妹都找着自己的窝,学习自己“下蛋”。我们同工们在那里,充其量只能下一个蛋,但我们若走开,窝窝都是蛋。我们千万不要误人的事;我们已经不知误了多少人的事。

所以,要学习不倚靠工人,而完全倚靠个个肢体尽功用。弟兄姊妹一定要把这事建立起来,到聚会中开口,到聚会中祷告,到聚会中释放灵,作见证。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建立起来。

一九六五年,我曾去访问过在巴西圣保罗的一个基督徒团体。他们的负责人是个义大利人,他是个纸厂的老板。那一次,他带我参观,并且告诉我,仅仅在圣保罗市,他们就有三百处聚会的地方。十六年后的今天,可能有四百处。那时,每一处是一百人,共是三万人。这三万人个个都被托住,没有不聚会的。他们所得的人,每一个都是扎扎实实的,没有任何基督教派能把他们拖走。他们中间只有一本圣经,没有讲道的。他们的聚会主要分三大部分,第一是唱诗,就是我们所说的提灵、调灵;什么人都可以提诗歌来唱,有时唱诗就占了聚会大半的时间。第二是祷告;唱完诗就祷告。祷告也是无论人在什么角落,都可以祷告。第三是作见证;祷告完了立刻作见证。他们是男女分坐,一到作见证,马上男女各排成一列,依序作见证,直到散会。他们的聚会没有讲道,就是唱诗、祷告、作见证。作见证就是分享,里面有一点真理的亮光,也有一些生命的供应,虽然都很浅,但这原则值得我们低头说,“阿们,是的,对的。”

我们中间托住的能力弱,就是因为太倚靠工人。约在十年前,台北召会总执事室的负责弟兄们告诉我,台北召会的情况表中,能找到姓名、门牌,还能找着这个人,偶尔来聚会,或一年来一次聚会的,这样的人,有两万三千之多。过了这些年,即使有的迁了户口,有的出国,至少也当有两万八、九千人。然而,现今台北召会主日到会人数,竟然连四千人都不到;这就是说,有两万多不聚会的圣徒。

有位姊妹作见证说,她曾停止聚会十多年,她一直盼望有人去看望她。但愿我们所有事奉的人,都听见这话;这话实在不是我们的荣耀。我们作同工、作长老、作执事的,到底在这里作什么?竟然有一个人,十多年不聚会,天天在那里盼望有人去看望,却连一个也没有。我们这种情形怎能托住人?

从台湾去美国读书的圣徒不知有多少,却都丢了。原因何在?第一,这里的带领弱,对异象交通得不够透彻,以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国度之子,一出国就丢了。我们没有打一个结实的底,让他们认识什么是召会,好叫他们无论到那里,一定要先找到召会。过去,我们没有人作这个工。

第二,照顾不够。我们的弟兄姊妹出国了,什么时候出国,到那里去,都没有人知道。所以,人就这样走了、不见了。倒是有些基督教里的人,却是清清楚楚,我们的弟兄姊妹什么时候到美国,搭的是那一班飞机,他们都知道,甚至还到机场接机。所以,我们在这里,一味的倚靠工人的结果,就是托不住人。

巴西那个团体,甚至在天主教也一样,都是把人作得透透的。每一个进到他们中间的人,只要到他们的地方聚会,就不会离开;人若想把他们拖出去,比登天还难。反观我们中间,人进来了很容易就被拖出去,有的甚至没有人拖就出去了。这证明我们不仅带领弱,在照顾上也缺。今天我们要服事召会,照顾弟兄姊妹,总得有一个对的方法,合式的路。

前面题过,在巴西圣保罗的那个基督徒团体,三万人分成三百个聚会地方,每一个地方差不多一百人。他们的照顾是非常透彻的,每一个人家里有什么光景,生病、生产、求学、失业等,他们都一清二楚,并且全力帮助。他们不开布道大会,也不开福音聚会,乃是在集中聚会末了,见证作完后,愿意受浸的,就都到前面浸池去受浸。那些愿意受浸的,都是平常在各地聚会时,弟兄姊妹所照顾的亲朋好友。等到清楚救恩时,就带到集中聚会。受浸后,也一定持续的挂着这些新人,并且把他们交通给众弟兄姊妹,一同托住他们。往后,即使这些新人有什么软弱,也不容易倒,因为旁边有许多人撑着。所以,人人都能被托住。

反观我们中间,受浸一百人,走了九十五人,另外五个也不一定留得下来。按照人口比率说,虽然有生、有死、有迁移、有来去的,但末了还是应当增加。一九六一年,台北召会实际到会人数超过四千。而今天,实际到会人数低于四千。这就是说,台北召会人数不增反减。有来的,有去的,可以彼此相抵;但生而存留下来的,抵不上老去的,所以人口数低落了。长老们应该根据这个统计研究实情,看看到底该怎么作。

这次体育馆大会的人数并不令人满意,因为十年前的人数比这个多。实在说,这十年来人数没有增加,就因为我们托住的力量不够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改制,不能再倚靠工人。同时,聚会方式也要改,不可再让弟兄姊妹养成听道的习性,乃要让他们在聚会中个个尽功用,唱诗、祷告、作见证。盼望长老们,特别是台北的,要想尽办法把聚会化小,最多一百人,好使每一个人都能彻底的被顾到。

从前我们作分会所、分家、分排的时候,排就没有作成功。排是我们的基层,排若没有作成功,影响是很大的。这些年来,聚会读生命读经,这很好,但在生命读经的聚会里,来的人并不整齐。我们必须作到一个地步,一百个人中至少有九十人参加这样的聚会,最低不能少于八十人。我们平日的照顾,需要花工夫,背负起这八十人的责任。特别是几位带领的人,更需要花工夫去看望、交通,甚至请吃饭,把人温暖起来。慢慢的,这会形成家风,人人都能这样作。

我实在为同工们担心,怕你们在外边作了一个工作,却不是在那里建立基督的身体,不是让生命的律在那里作工。今天同工们出去,无论作什么,都必须是建立基督的身体。以弗所四章十一至十二节说,“祂所赐的,有些是使徒,有些是申言者,有些是传福音者,有些是牧人和教师,为要成全圣徒,目的是为着职事的工作,为着建造基督的身体。”不是要你去建造召会,乃是要你去成全圣徒,好使他们在那里建造。

我们多少还留在基督教堕落的光景中,有同工、全时间服事者讲道的“制度”,照那个制度聚会的结果,就是弟兄姊妹不习惯开口、不喜欢作见证。我们必须把这个推翻,没有传道人专门讲道,没有工人专门传福音。圣徒们来在一起聚会,唱诗、祷告、尽功用,平时就去传福音。若是还有亲朋好友尚未得救的,无论他住得多远,都要找到他,想尽办法看望他,寄书给他,或请当地圣徒去看他。只要那个人是我们的亲友,我们就有责任带他得救。我们这样作,不是在作一个组织的工作,乃是在建立基督的身体,借身体里生命的律作出来。

那些往外开展的见证,无论到德国去的、到韩国去的,都不是由差会组织,成立学校,训练人才,受聘、按手打发出去的。那是组织的工作,不是生命的律作出来的。我们的弟兄们到各地去,不是组织的,而是一个肢体活在身体里,因着生命长大而由生命的律作出来的。盼望同工们,特别是在台湾的同工们,能清楚这件事;从今后虽然还是全时间作工,但不带聚会,更不专门讲道。可能聚会时,你们不去聚会,而用这个时间专找那些不聚会的人。至于在聚会中的弟兄姊妹,一看讲道人没有来,可能下次他也不来了。这没有关系,只要来的人好好聚会,慢慢的,主会在他们身上作工;过一段时间,他们就改变了。

看看台北召会到会的人数,我心里很凄凉。人数所以不升反降,就是因为同工们的工作没有托住人。这事一定要深入研究,不要因循守旧,也不要因我说这话就气我。盼望你们把这话听进去,不要倚靠工人。各处都该如此,尤其是南洋的众召会,绝不要倚靠工人。不倚靠工人,一面是要每一个肢体都尽功用;另一面是要身体生命的律起作用。身体的生命有一个律在那里,是生命的,这生命的律有其功效,我们必须倚靠这个。

要注重祷读圣经,在灵里祷告

末了,我们要注重祷读圣经和在灵里祷告。盼望你们每一位都能实行,而且能实际的帮助别人进入祷读的享受,进入在灵里祷告的生活。在主的恢复中,我们个个都应当是在灵里祷告的人,也应当是好好读经,并且祷读圣经的人。若是这样,我们就能丰富、新鲜、满有活力和冲击力。盼望这几点,我们众人都能接受,并且都能在生活中实际操练。

全地只有一个职事

新约只有一个职事

行传一章二十四至二十五节:“〔众人〕就祷告说,主啊,你知道万人的心,求你从这两个人中,指明你所拣选的是哪一个,叫他得这职事与使徒职分的地位。这一分犹大已经离弃,往自己的地方去了。”从上下文看,那时十二使徒共同担当一个职事,其中有一个死了,所以彼得在这里和众人一同祷告,再选出一个来补那个缺,十二个人共同担当一个职事。今天一般所谓的“接纳众职事”,那是一句外行话,是一句不合圣经的话。圣经给我们看见,新约只有一个职事。主耶稣虽然设立了十二使徒,但并没有分给他们十二个职事,乃是十二使徒同担一个职事。

新约的职事—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

林后四章一节说,“我们既照所蒙的怜悯,受了这职事,就不丧胆。”虽然我们是众人,但那个职事是单数,是“这职事”。“这职事”也就是三章所说的,那里的职事是指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新约的职事就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今天基督教的混乱、分裂,就因他们说有成百的职事,一个传道人就有一个职事;他们的确这样实行,以致他们中间是分了再分。

圣经给我们看见,可以有众多的使徒、申言者,但是众人都担负一个职事。那个职事就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有人在外面造谣说,所谓的地方召会只听一个人的道,就是李常受弟兄的道。他们认为我们只听一个人的道,只接受一个人的职事,不接受别人的职事。这是谎言,这是不对的。我们承认我们只要一个职事,不要两个职事;我们要的职事就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

只接受一个职事

新约圣经有四卷福音书,是由四个不同的人写成的,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乃是同一位基督。由此可见,这四个写福音书的人,是同担一个职事;那个职事就是描写基督。有人从右边描写,有人从左边描写,有人从前面描写,有人从后面描写。新约职事的原则也是一样,不是你们都必须照我的话说,或照谁的话说,你们众人都可以用你们的话说;只是新约的职事不是讲箴言,也不是讲预言,新约的职事乃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有时讲到箴言,是因为供应基督需要那句箴言的话。有时讲到预言,是因为建造召会需要那个预言。我们或讲箴言,或说预言,都是为着供应基督,为着建造召会。

那么,为什么我们在史百克弟兄身上有难处?史百克弟兄到这里来,大部分的话语都是那职事的话,为要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;可惜有一部分不是那职事的话,而是讲不同的道理。保罗在提前一章三节说,“不可教导与神的经纶不同的事。”这不同的事,就是不同的道理。我们不应该讲不同的道理,我们成百成千的人都能讲,但我们所讲的,是同一件事,就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我们没有别的道,只有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的道。可能你讲的像马太,他讲的像马可,我讲的像路加,另一位讲的像约翰,但我们都是讲基督,都是为建造召会。这就是那职事。我们不是只接受一个人的教导,我们是接受一个职事;而这个职事就是供应基督、建造召会。这是我们的信仰,我们的实行,也是我们的立场。

盼望青年弟兄姊妹,对这些信息要再有温习,各地召会也能帮助你们再消化。这能给你们透彻的光,叫你们看见到底在今天这混乱、黑暗的基督教里,我们是怎么一回事,我们在作什么。相信经过这次训练,你们都清楚自己是一班什么样的人;在这黑暗、混乱的世代中,和别人有什么不同。这些都清楚以后,你们就能作一个清楚的工作,作一个清楚的见证,将来带领人也是清楚的。